第1章: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

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AI)是人类智慧的延伸,它的历史充满了辉煌、低谷与突破。本篇文章将带你回顾 AI 发展的关键阶段,探索 AI 从幻想到现实的演进之路。


人工智能的诞生 (1943-1956)

人工智能的原型可追溯到古希腊神话,赫淮斯托斯的黄金机械人是早期对智能机器的幻想。进入 20 世纪,数学家 阿兰·图灵 (Alan Turing) 提出了 “图灵机” (Turing Machine) 理论,并在 1950 年的论文中提出 “图灵测试” (Turing Test),激发了关于 “机器能否思考?” 的深刻探讨。

  • 1943 年:神经学家 沃尔特·皮茨 (Walter Pitts) 和数学家 沃伦·麦卡洛克 (Warren McCulloch) 提出了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,揭示了机器模拟逻辑推理的可能性。

  • 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 (Dartmouth Conference) 标志着人工智能从 构想科学 的正式起步,这场会议被认为是 AI 诞生的标志


早期的发展 (1956-1974)

达特茅斯会议后,AI 进入了**“黄金时代”**,研究者们开发出了: 几何定理证明机 (Geometry Theorem Prover) —— 能自动证明几何定理 ELIZA —— 能用英语与人类对话的早期聊天机器人 自动推理系统 —— 能解答逻辑问题的 AI 系统

AI 研究的兴起 也吸引了大量资金:

  • DARPA(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) 和企业投资了 数千万美元,推动专家系统 (Expert Systems) 和逻辑推理的发展。

70 年代初,现实挑战开始显现:

  • 硬件性能不足

  • 常识推理难以实现

  • DARPA 语音识别项目失败,资助被削减

  • 1973 年《莱特希尔报告》批评 AI,英国政府暂停拨款

第一次“AI 冬天”到来,资金撤离,研究陷入停滞。


繁荣与低谷交替 (1980-1993)

1980 年代,AI 迎来了 第二波繁荣

  • 专家系统 (Expert Systems) 崛起

    • DEC 公司的 XCON 系统 帮助计算机订单优化,每年节省 数千万美元

  • 日本政府斥资 8.5 亿美元 启动 “第五代计算机”计划,试图打造真正智能的计算机。

然而,技术瓶颈和高昂成本导致:

  • 专家系统难以维护,开发成本过高

  • 硬件性能仍然限制 AI 发展

  • 日本“第五代计算机”计划失败

🔻 1987 年,AI 硬件市场崩溃,投资者撤资,第二次“AI 冬天”到来。


4新纪元:深度学习与大数据(1993 至今)

进入 1990 年代后期计算能力大数据 带来了 AI 的新突破: 1997 年,IBM“深蓝 (Deep Blue)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2010 年代,深度学习(Deep Learning)大爆发 2016 年,AlphaGo 击败顶尖围棋选手李世石,AI 进入全新的智能时代


当前与未来

AI 现在已广泛应用于:

  • 医疗(AI 诊断、药物研发)

  • 自动驾驶(Tesla、Waymo)

  • 智能助手(ChatGPT、Siri、Alexa)

  • 金融分析(信用评估、智能投顾)

通用人工智能(AGI) 仍然面临挑战:

  • 伦理问题(AI 偏见、决策透明度)

  • 隐私保护(数据安全)

  • 常识推理(AI 仍难以理解复杂的人类常识)


总结:AI 的长期影响

阿玛拉定律 (Amara’s Law) 告诉我们:

人们往往高估一项技术在短期内的影响,却低估它在长期内的变革力。

AI 的发展史完美印证了这一点:

  • AI 发展 经历了高潮与低谷,但每次低谷后都迎来了新的突破。

  • AI 正在 改变世界,但 AGI 的未来仍然充满未知。

📄 本文 GitHub 地址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


© 2025 Bill Gui. 本文采用 MIT License 许可协议,允许自由转载、修改,但请注明来源。

Last updated